首页 热门 穿越小说 武圣传说之岳武穆篇

三百五十四章:望风而逃

  

  攻占了颖昌城不到两天,前军统制张宪又迎来了四位岳家军中的同僚:他们分别是:左军统制牛皋、背嵬军统制徐庆、踏白军统制董先、游奕军统制姚政。按照岳飞的军令,他们全归张宪统一指挥。

  十万岳家军总共分为二十二支部队,但是这二十二支部队的人数并不是均等的,而是根据部队的性质,以及领军统制的武功和资历进行分配,其中又以张宪的前军、王贵的中军和牛皋的左军人数最多。

  如今张宪的手中掌握着五支部队,接近岳家军总兵力的一半。岳飞的意图很清晰,就是以雷霆万钧之势,扫清颖昌府、淮宁府和应天府这三座开封府外围的防御重镇,然后全力光复东京汴梁城这座前朝的旧都城。

  于是乎,张宪按照岳飞的指示,自己与牛皋和徐庆一道,继续前去征剿陈州淮宁府,而把董先的踏白军和姚政的游奕军留在颖昌城内留守。

  在冷兵器时代,粮草的运输和储藏是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而颖昌府城高墙厚、易守难攻,自然成了岳家军前线根据地的最佳选择

  作为多年的同僚兼好兄弟,张宪的派兵布阵明显有所谦让,把左军统制牛皋安排为这次攻打陈州淮宁府的主攻。

  只不过,牛皋接下来的动作让张宪有些苦笑不得——在出发之前,他居然下命令把军中带有将领标识的旗帜全部包裹起来。

  也就是说,除了绣着“宋”字样的大旗外。其他诸如绣着岳家军的“岳”字。他牛皋的“牛”字大旗。等等,全部被牛皋撤下来。

  这样安排的结果是,单凭队伍中的旗帜,外人只能知道这是一支宋朝的军队,至于隶属于谁,就无从知晓了。

  看着张宪那质疑的眼光,牛皋憨厚地笑了一笑,答道:“天机不可泄露。兄弟就饶了老牛这一回吧。”

  “呸,故弄玄虚。”

  张宪狠狠骂了一句,顺带一脚往牛皋的臀部踢去,以示不满。

  在岳家军,牛皋的鬼主意和故弄玄虚都是非常出名的。

  最有名的例子,根据《三朝北盟会编》卷一五九的记载:

  在绍兴三年的襄阳大战之前,张宪的几万兵马被困在随州十几天,不能前进一步;而牛皋也是以一句“天机不可泄露”,还跟岳飞立了一份军令状,只带上了岳云和本部几千人马。一天就攻克了随州,解了张宪之围

  与韩常一样。镇守陈州淮宁府的翟将军也是一位辽地汉人,长期在女真人的军队中讨生活,无论思维还是生活习惯,都与金人相差无己。

  对于韩常在颖昌府的迅速溃败,翟将军除了有所怀疑之外,更多的是对韩常本人的轻视和讥讽。

  居然在平原遭遇战中输给了汉人,怎么看都像是一个冷笑话。

  金兵从来就是一支马背上的军队,而不是躲在城墙背后的部队,绝对不会在平原上输给不会骑马的宋军。

  这个信念,或者说是常识,已经融入了每一个金兵战士的血液里面。

  基于这样的想法,翟将军决定把守城的战场安排在城外:

  离城十五里是翟将军的第一道防线,那里有五千精锐骑兵。

  如果遭遇到宋军的大部队,这五千精锐骑兵将利用自己机动上的优势,不断对宋军进行骚扰和打击,让宋军处于紧张和恐惧之中。

  而在离城七里处,是翟将军的主力大阵。那里有两万多主力金兵,专门守候疲惫不堪的宋军到来。

  先用精锐骑兵骚扰缠进,再用主力军团以逸待劳,一举消灭宋军。

  以上,就是翟将军的全盘作战计划。

  无论从作战的范围和攻击的手段看,翟将军的作战计划都比韩常镇守颖昌府的作战计划要大和多元化。

  但是韩常的内心却总觉得不安。

  只不过,韩常一看见翟将军脸上那得意洋洋的神情,就不得不把反对的意见连牙带血吞下肚子里面去。

  唉,败军之将,谈何言勇?

  闰六月二十日辰时,第一道防线的金兵隔远处看见一大队宋兵在缓慢前进着,只不过这支军队非常奇怪,除了宋旗外,就再也没有其他标识旗帜。

  金兵们笑了。

  军容不整,士气低落,这些都是战斗力低下的标志。在他们的眼中,这一支宋军就是送上门来的大肥羊。

  甚至不用指挥官下命令,金兵门吹着口哨,晃动着大刀和长矛,策马扬蹄,朝着宋军的方向猛冲过去。

  “桀桀桀桀桀桀”

  一阵极其刺耳难听的笑声从宋军的队伍中传出来,紧接着有一把破铜锣般的声音在半空中炸开了:

  “儿郎们,金狗们这回跑不了啦,一个狗头五贯铜钱,给我狠狠地砍他娘的,砍得多拿得多,有赚无赔啊!”

  听到这把声音,金兵们都愣住了,好象有些不对劲,现在到底谁才是猎人,谁是被宰割的肥羊啊?

  带着这个严肃的问题,金兵们抬头往前方一看。

  但见宋军为首的一员大将,生得面如黑漆,豹头环眼,猪兜鼻,血盘大口,相貌奇丑,身躯长大。头戴一顶镔铁盔,身上穿着一副镔铁锁子连环甲,内衬一件皂罗袍,紧束着勒甲绦。骑着一匹乌骓马,手提两条四楞镔铁锏。一副凶神恶煞的样子,真是胆小一点都会被吓个半死。

  不用多做介绍,这就是岳家军的左军统制牛皋。

  金兵里面有部分是认识牛皋的,调转马头就往回跑,旁边的金兵莫名其妙。正要骂那他们是胆小鬼。那些人的回答异口同声:

  “你们没有见过牛皋。哪知道他的本事。”

  话音未落,大部分的金兵四下散去,没命地往远处跑去。

  问题是,牛皋的部队准备充足、蓄势而发,根本不容许金兵们逃离战场。

  结果是,双方交战不超过一个时辰,金兵被岳家军几乎剿杀殆尽。只剩下了几百名金军俘虏,直接跪地求饶。

  牛皋并不应允。喝道:“金兵杀了我多少父老乡亲,怎么可能再给他们机会,一律斩杀,决不饶恕。”

  终于出了一口气,牛皋笑嘻嘻地走过来对张宪说,幸亏俺把旗帜给收起来,否则那些家伙看到了旗号,隔老远就逃跑了,忒不得劲!

  到了这个时候,张宪才明白牛皋偃旗的原因。

  这厮居然是担心金兵临阵逃跑。才故意把军旗给收藏起来,让金兵不明就里。

  也难怪牛皋有这样的举动。

  其实在这次岳家军的行动中。牛皋才是真正的先锋。他的的任务是先行攻打京西路,而后向开封府推进。

  京西路可是牛皋的地盘,他对这一带的风俗民情、地势山川已了如指掌;而在京西路驻防的金兵对他也相当的熟悉。

  牛皋左军一路高歌挺进,所到之处,金兵望风而逃,居然硬是让牛皋的一对四楞镔铁锏沾不到半点鲜血。

  结果是,张宪指挥的颖昌府之战反而成了宋、金交战的第一仗。

  为什么会是这种情况?

  曾几何时,宋军听到金兵杀到,纷纷闻风而逃;想不到,才过了十几年光景,形势居然来个大逆转,望风而逃的变成了金兵。

  究其原因,“此金兵非彼金兵也”。

  如今在河南中原地区驻防的金兵,甚至包括完颜兀术麾下的十几万主力部队,绝大部分都是伪齐刘豫留下来的余孽,或者可以说,他们全部都是汉人。

  这些汉族的伪军们,他们的前身有些是前北宋的留守官兵,有些是流窜各地的流寇,有些刘豫和金国强拉的壮丁,等等。

  为了自己和家人的性命安全,为了生活,他们披上了金人的战衣,勉为其难地为金人效力,他们的战斗力可想而知。

  他们之前对女真人望风而逃,当面对着训练有素,战斗力强大的岳家军时,他们自然也会选择望风而逃。

  对于他们而言,参军就如同去打一份工,讨生活而已。

  什么保家卫国,什么为国效力,这些说法对于他们就像是一堆路边的狗屎,完全没有任何意义

  五千骑兵被岳家军在短时间内全歼,翟将军居然收不到半点的消息。所以,当张宪、牛皋和徐庆这三支部队感到的时候,翟将军的两万大军还在原地休整。

  不过这些都已经不重要了。

  当韩常抵挡不住张宪一个照面的冲击,他翟将军又如何能够同时面对着张宪、牛皋和徐庆这三只老虎的联手攻击。

  一炷香的功夫,才支撑了区区一炷香的功夫,金兵就不敌岳家军的连番冲击,四下溃散逃亡,而他们的主帅翟将军只说了一句话:

  “我以前只听说过岳家军勇猛善战,半信半疑,今日一战,方知道岳家军的威力,胜过刘錡十数倍。”

  岳家军行动的速度是如此的快速和猛烈,根本不容许金兵退守陈州淮宁府;无可奈何之下,韩常和翟将军唯有纠集余部,往开封府的方向逃去,与完颜兀术汇合一处。

  如此一来,张宪、牛皋顺利地完成收复淮宁府的重任,完颜兀术拱护开封府的三大重镇之一的淮宁府正式落入岳家军的手中。

  驻扎数日后,岳飞派遣戍守淮宁府的刘永寿和史贵二人到达淮宁府,张宪、牛皋留下两支军队后,二人分兵往北进发……(未完待续……)

  PS:谢谢zhuxyhh01的打赏和支持。

目录
设置
手机
听书用百度浏览器
书架
书页
...
评论